

藤三七,别称洋落葵、藤子三七、川七、落葵薯等,为落葵科落葵薯属多年生蔓性植物。原产巴西,我国云南、四川、湖北等省一些地区有零星栽培。食用珠芽、地下块茎及叶片,叶片的营养成分以维生素A含量较高,栽培容易。
1.形态特征
藤三七为肉质小藤本,茎圆形,嫩茎绿色。长成后变成棕褐色,节间处易发生不定根。叶互生,肉质肥厚,心脏形,光滑无毛,有短的叶柄,外形与绿色的落葵很相似,区别在于藤三七的叶腋间均能长出绿色的瘤块状珠芽,珠芽可作繁殖用。夏秋期间自植株上部抽生穗状花序,花序长达20cm,下垂,花小,花冠5瓣,白绿色,花期长达3~6个月,有香气,但是不结实,很难获得种子。藤三七的地下块茎群生,呈长椭圆形或不定形。表皮黄褐色,肉白色。块茎可萌芽生长成新的植株。
2.对环境条件的要求
藤三七喜温暖的气候,耐高温高湿,生育期适温为25℃~30℃。耐寒性较落葵强,能耐短时0℃的低温。不择土壤,在沙壤中栽培能获得较大的地下块茎(即珠芽团),较耐干旱。
3.主要营养及功效
除含有一般的营养物质之外,藤三七还含有锶、烟碱酸。藤三七的叶片嫩滑爽口,可炒食,其珠芽和块茎略似山药,可炖食。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中称:藤三七具有滋补、消肿散瘀及活血等药效。台湾省高雄医学院药理分析结果表明,藤三七的水煮出物在抗炎症及保肝方面有良好的效果,并具降血糖的作用,其中珠芽的效果高于茎和叶。